设置

关灯

第384章 小工厂的发展困局 (2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现在有了大量的可耕种土地,董书恒暂时也不想搞化学肥料这种东西。那玩意儿对土地的伤害很大,使用多了就相当于在透支华夏的未来。

        在现阶段,让人口在华夏分布的更加的均匀以及大量的海外移民,这才是解决温饱问题的关键。

        过了山东之后,董书恒到了徐州。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座重要的重工业城市。

        到处都是正在开采的矿山,钢铁厂巨大的烟囱远远就可以看到。

        尤其是在运河的两边,各种各样的工厂为了方便运输大都沿河而建。

        它们都有自己工厂的码头,运输起来比较方便。

        重工业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产品都对运输非常的依赖。董书恒见到了很多私人建立的工厂。

        在徐州国属的工厂仅限于钢铁厂、重型机械厂以及一些矿山。依靠着这些大企业,各地的商人抓准了商机在徐州建立许多的小型加工厂。

        它们有的帮助大工厂制造零配件,比如重型机械厂生产的火车头需要大量的零件,不可能全部由自己生产。

        他们会外包一些给外面的工厂。这些小工厂使用徐州钢铁厂出产的原材料,使用从机械厂购买的车床等加工设备,自己招募工人反过来再帮助机械厂生产零配件。

        等到它们的技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可以自己研发生产一些小的工具,一些小型机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