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个我知道,他说这几年很难见到你,担心您被糖衣炮弹击中,倒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
“哈哈,我手中没什么特权,不会被糖衣炮弹瞄准。”
“好吧,我们言归正传,请您谈谈小煤窑的事儿。”
许飞燕做好速记的准备,张小六侃侃而谈:“冀东省乃是全国煤炭资源大省,冀东市又是煤炭主产区。共25个私人小煤窑分布在冀东省三个矿务局周边,大窑山5个、玉屏山17个、刀棱山3个,年产煤炭200万吨,是三个矿务局的五分之一。但是小煤窑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小煤窑周边的农民可以就地打工,富泽桑梓,一举两得。”
“看来小煤窑作用不小。改革开放就是让先富起来了的人带动年收入较低或者处在贫困线下的人也富起来。这个美好愿望能在冀东产煤区率先实现吗?”
“不愧是名记者,提问题一针见血。煤炭厅目前还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共同富裕的命题不需要我们煤炭厅研究解决,你说是不是?”
许飞燕感受到张小六不像韩大路直来直去。他说话留三分,太过于官方。有时候还云遮雾罩,令人难以捉摸。
看来,“衙门里的官”不同于生产一线的干部和工人,优越感十足,居高临下惯了。许飞燕初出茅庐。可不吃这一套。
“那么,我们听说小煤窑周边老百姓上访煤炭无序开才,导致田地、房屋、水渠等裂缝下沉,有无此事?”
张小六何等圆滑,避重就轻地回答:“有,但是不多,这是矿产开采的必然结局,中国有,世界个地也有。”
“噢,都发生在那些地方,您能说具体些吗?”
“比如,玉屏山矿务局周围藏族群众和汉族人民的牛羊圈下沉、裂缝,煤炭厅已经责令周边小煤窑科学开采,加强开采区作业后的灌浆注水,杜绝类问题发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