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首先,他整理了一个计划书,先各家各户去调查,他们家有几个孩子,大概在几岁,平时最喜欢干的是什么事情。
其次,根据孩子的数量确定需要多大的教室,以及多少桌椅。
当他们拿着单子跑到人家家里问时,每家每户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比较自信,就觉得这个神童肯定是自己家的,见着就说:“八妹,我跟你说,我家小子可聪明了,平时干活可利落了,他这么大一点就能够上树抓鸟了……”
一个劲地吹捧着自己家的孩子有多能干,就好像生怕人不知道似的。
听着孩子整天捉鸡撵狗的故事,朱八妹嘴角都有些犯抽:这些大娘,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读书人?这种事情,是读书人会干的?
也有人不太自信,在朱八妹他们来调查时,不怎么积极,说道:“我们家那小子就算了吧?他一看就知道不是读书人的料,整天到处乱跑,脏兮兮的……”
“是不是我们可不知道,我娘又不肯说,还是等以后以了启蒙班,看看情况再说吧。”朱八妹拿着册子,让他报名字、报年龄。
朱家村不大,可要想摸清楚村里有多少孩子,大概是多少岁,以及大名叫什么,这么一圈走下来,也需要好几天功夫。
没办法,你上哪家去,人家都能跟你唠一会儿嗑。
也有的,是孩子跟着当娘的回了娘家,留在家里的公公、婆婆只记着孩子的小名和大概出生的年月,具体的也记不清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