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只是现在其年纪还小,需要学习的东西仍然很多,更不是需要放出去历练的时候,天纵之才也不能放任自流不是,到时候好好地一块璞玉雕琢废了,那刘备估计得哭晕在茅房里……
其实封赏一事,跟刘禅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刘备派人叫他过来无非是不想让自己这宝贝儿子继续犯懒。
以前刘禅就表现出一种懒惰的状态,不是不用功,也不是不努力,而是能做八分的事就肯定不会做成十分,能出一分的力也定然不会多出半分,正正好好卡死在那个线上。
也就是在战时表现的超出刘备预料了一些,没想到能有那么活跃,到了平时无事发生,就会变成一种懒懒散散的样子,实在是有些让人担心。
这要是刘禅知道老爹的想法,可能都会劝刘备不要想着怎么替他更改了,因为这是前世带过来的老毛病,就算改得了一时也改不了一世,习惯已成身体本能了,也就只要美食能够与之抗衡一二……
当然,不想让刘禅犯懒是一方面,刘备也打算让其见识见识这些文武受封加官的场面,看一看这些人为了功名的进取之心,说不定也能激发一下儿子的朝气。
毕竟一个近满十岁的孩童,却活的跟一个而立之年的成人一般,着实是有些老成的过分了……
不过单单只是这两点,刘备也不会特意叫刘禅来此一趟,这种事更多只是顺手而为之,并非特意如此。
其实召唤刘禅到此,刘备是为了接下来的议事打算,他想让儿子在一旁听一听,增长阅历见识的同时,说不定也能有一些灵光闪现,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建议来呢……
能够留下来不走的,自然是刘备的心腹之人。
如诸葛庞统,如法正张松,亦如赵黄张魏等武臣,亦有李严,吴懿这般新晋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