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既然已经动手了,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程度,别妄想什么失败了还能落得一个好下场,朱棣早就对自己这样做有了足够的心里准备,成也好,败也罢,拼得一场便无愧己身……
大明太祖高皇帝留书《皇明祖训》,其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伐,以清君侧。”
这就是朱棣早早就想好的借口,也是他率领大军挥师南下的口号。
原本这条成法规制,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当国之时,恐怕大明后续天子昏庸无能,朝廷当中又有权臣奸贼蒙蔽天子,欺瞒世人,权倾朝野为己谋利损害大明的国本,这才在《皇明祖训》上有着很明确的规定,给予大明这些藩王有举兵清君侧讨伐奸臣逆党的权力。
也就是简而说明的‘清君侧,靖国难。’
不过老朱想的很清楚,这一条是可以作为保障皇家利益的,可却也有可能成为某些野心膨胀藩王举兵造反的借口。
所以朱元璋特意规定,这靖难之师必须要有当朝天子的召唤才可以举兵,如若没有天子之命而擅自起兵者,一律为逆贼之流。
这是老朱留下的限制,可是目前看来好像一点都没有限制到朱棣的意思,反而还完美的让朱棣忽略了过去,转而只盯着‘清君侧,靖国难。’这一件事看。
朱棣很明白,他需要一个可以明正言顺起兵造反的理由,所以这靖难之名必须要用,也必须要用的真切。
不过当今天子巴不得他赶紧死呢,怎么可能还会下诏让他率军勤王,这不等于是朱允炆自己找死吗。
可没有皇命就不能起兵了吗,玩笑话,矫诏听说过吗,这种时候真真假假谁又能真的说清楚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