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在私下的议事里,朱允炆已经不止一次的斥责过燕王,更甚之时竟连带着先帝的分封制度都给批评了,要不是朱允炆心里还知道要顾忌一些,这话只在心腹三位重臣的面前说过,不然传出去指不定要掀起多大的风波呢。
这先帝新丧不久,年期都为止,新帝便开始明着贬低先帝的政策,这是为人孙为人子应该做的吗,若让礼部的那些个老家伙听见,就算他们十分支持朱允炆,也绝对会在这种事情上站在礼制孝道一边……
不过,朝堂之上朱允炆虽然有绝大多数的文官支持,可在武将方面上却甚是不得人心,乃至越发的偏远排离。
除了一些勋贵之人,如魏国公徐辉祖,如曹国公李景隆,再如受先帝朱元璋托孤之重的驸马都尉梅殷等,这些人是坚定的站在朱允炆一边,力挺削藩一事。
可这些勋贵并不能代表整个大明的武人集团,要知道大明还有那么多的侯爵伯爵,这些人虽然论派系归属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初代国公的老部下,可是现在基本上都是二代当家,老一辈的情分早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更别说朱允炆已经触碰到了武人集团的利益底线,或者说他重文轻武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令人不满的程度。
就连时任大将军的长兴侯耿炳文老将军都不受重视,更何况是其他人等了。
若不是此时朱允炆方才登基不久,建文新朝初临,一切事宜尚未处理妥当,首尾不能相顾,再加上先帝遗诏所命,说不得就连耿老将军此时都有可能落魄下场退居二线去了。
朱允炆的态度是什么,是只看重文人不相信武人,乃至达到了不喜欢武人的地步。
本来按理说徐辉祖,李景隆等也应算是武人一系,但他们和皇家有姻亲关系,与其说是武人不如彻底归为勋贵一系的比较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