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先不说进军弓手能射的最远距离是多少,但是他们射出那样的弓矢待到达目的地以后也必然大大的减少有效杀伤力,乃至都可能好无力道如羽毛飘飘一般不痛不痒。
而只有在最有效杀伤射程范围之内,才是射杀行动最保准的,也是能极大加强计划成功率的。
所以别说现在朱棣已经快要跑到射程极限了,就是他还在有效杀伤范围之内,齐泰也不会吐出那两个字来。
因为事情已经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不能达到他们最终期待结果的计划,那就是一个废弃的计划,只有暂停和放弃这两个选择。
那现在的情况来看,暂停和放弃基本上就等于是一种。
不管朱棣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他们这里有了纰漏,计划已经根本就没有继续实施下去的必要了。
当一个人心里有了戒备,尤其是朱棣这种战场宿将经历生死的次数完全不是朱允炆这种连敌血酋首都少见的人能够比拟的。
如若再要强行实施计划,那不仅是破绽百出,而且这成功的几率也是直线的下降,甚至还不足原先的十成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多。
所以纵使齐泰现在心中再怎么不甘,再怎么懊恼,事情已经是发生了,完全没有悔改重来的机会。
眼看着即将到来的机会,却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溜走了,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齐泰此时此刻恨不得咬碎满口牙齿以泄心头之恼怒。
但事已至此,当立刻改变计划,做出相当的应对,也就是原先既定的备用方案。
是的,凡事皆有后备计划,齐泰当时做出这种甘愿牺牲己身的打算之时,也和朱允炆商讨了原定计划失败之后的应对,也就是后续手段。
这倒不是齐泰本人对自己牺牲有什么芥蒂,而是一切都要料败再料胜,两面都要想到,不能只求一种好处却忽视了其他的问题,不然不管是多么完美的计划,总会有出现纰漏的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