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朱允炆都是明面上最强的一方,很有可能便是以朱棣落败为结局,胜却也是惨胜。
无论结局如何战国几何,最终的影响都是对大明不利,对天下百姓的不负责任,甚至还有可能让天下众多藩王群起而乱,以便成烽烟满地的下场。
那时,就算朱允炆胜了,却也实际上已经处在了败者的阶段,可以说两方若在此时交战为恶,真的就不存在完全胜利的一方。
所以朱棣只好按下心中怒火和极度的失望,只能装作完全没有料到之前的危机,至于那狼狈逃窜的一幕,他不提,相比方孝孺也绝对乐于见到,甚至还会主动配合朱棣揭过这件事情。
但虽然是为了大局着想,也是为了自己父皇的江山基业百年心血考虑,朱棣没有当场爆发,心里也没有打算追究。
可事情却也不能任由方孝孺主导,让人家牵着鼻子走啊。
所以你责问归责问,我这边一言不发就是不答话,反而只是静静地等着,毕竟心里有鬼的不是朱棣这边,而是你朝廷,是朱允炆。
该慌张的也应当是代表朱允炆出来的方孝孺,而并非朱棣才是。
两人都不说话,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沉默已对却使得方孝孺有些变得不自在起来,尤其是当他看到朱棣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心头更是踹踹不安,早已怀疑是不是面前的燕王识破了所有的一切,不然何至于此。
可既然已经答应了陛下,为了皇命,方孝孺也得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完成这项使命才行,维护好朝廷的尊严和新帝的脸面,还有目前最主要的江山稳固。
但实际上,早在齐泰向朱允炆谏言此计划的时候,他们二人真的考虑过朝廷稳固政局安定的因素吗。
真的以为是杀掉燕王就能平息藩王当中最大的隐患,以牺牲一个兵部尚书齐泰还有数百禁军就能平息整个失态的后续发展吗?
天真,着实的天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