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05章 垂垂老朽,总在回忆之中 (1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朱元璋心中一直担忧挂念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长孙朱允炆能否有足够的担当,肩负起他身上大明天子的重担;是对大明,这个他一手建立得国家未来的景象和昌隆。

        但是现在,皇长孙朱允炆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赋,以及这几年来朱元璋言传身教每日敦敦教诲的积淀,成功在短短一个月零七天的时间内做到了极大的进步。

        其成长之迅速,处理事务之能力强度,均是让朱元璋大为感慨,心中赞叹不已,破天荒的对朱允炆给予甚高的评价,这也是朱允炆继承储君大位以来朱元璋唯一的一次高评价。

        要知道在朱元璋此人的认知当中,只有在他自己那里过了关,才能真正得到他的欣赏和认同。

        虽然朱允炆初时表现出来的天赋确实令人亮眼,但还没有达到能让朱元璋直接满意的地步。

        只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验学习的积累,在一个月时间里亲身上手,监国理政,敢于放手而为之后,放得以飞速的成长和进步,也正式在朱元璋心中达到了合格的底线。

        这才给予他‘很好’的评价,也代表着朱元璋对其十分满意,可以放手将整个大明全部交给朱允炆了。

        而另一方面,国之天子有朱允炆继承,大明江山也需要继续成长发展。

        对于朝堂,对于天下,也许正是需要朱允炆这样一个主君来引领他们继续发扬壮大下去。

        与其说朱元璋是对大明未来的一种期许,还不如说他这是一份心中永远不会改变的野望。

        古时大周前后八百余年,强汉四百华夏,盛唐亦有近三百年的风光,那他的大明又为什么不能和大周,强汉,盛唐等辉煌一世的朝代相提并论呢。

        大明有什么不能与汉,与唐同调,都是汉家天下,都是中原大地,朱元璋自问并不比哪个开国君王差什么,也并不认为大明这个新生的国家就没有继续延存下去的理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