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现实临清遭遇到洗劫,押运粮食的队伍被劫掠一空,除了能够带走的之外,朱棣毫不犹豫的将这些粮食全都给烧掉了,一点都没给盛庸留下,也没说什么散发出去这等傻事。
发给地方上的百姓,虽然能够让朱棣赢得一定的民心支持,可是如果盛庸派兵下去收缴回来,朱棣之前的所作所为可就全盘浪费了。
就算这样会让朝廷在民间威信下降,可这一点点的影响完全不足以动摇到全局的地步,更别说影响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总体对抗了。
所以,与其发下去重新被南军收上来,那还不如直接烧掉来的干脆一些。
虽然朱棣不是怕麻烦,但完全不想做无用功,眼下烧掉了是比较心疼,可这样是必须的行为,就算朱棣不想也仍旧要这样做。
两军交战哪有什么手下留情一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朱棣身为大军主帅,他可是要为燕军从上倒下所有的将士们负责。
这些人既然已经跟随了自己,背负上了叛乱逆贼的罪名,朱棣就要做好所有的打算,不可能辜负这些手下人对自己的信任啊。
另外一边,朱棣派出去烧船的轻骑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不光是对南军的粮食造成了损伤,而且还对运河上的运输船只进行了焚毁,使得盛庸在短时间内绝对再拉不起一直像样的运粮船队了。
换句话讲,眼下摆在盛庸面前可以用作军粮运输的通道方式,仅仅就只剩下一个陆路可行,水上之道已经失去了必须要由的工具,无法再进行使用。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啊,水路已经不行了,陆路上又有朱棣在后面捣乱,除非是重新改变运粮的路径,不然就等着来一批被朱棣给少一批吧。
但改变路线又岂是那么轻轻松松就能够做到的,其中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了,而且这也不是盛庸一个人能够决定的,哪怕他现在已经贵为平燕大将军之职。
然而,就算真的改变了路线,可谁又能保证这路线的隐秘安全呢,再被朱棣知晓的话,那改变线路的用意到底在哪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