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现在朱棣本身在兵力上就是劣势的一方,麾下十数万将士和李景隆手中近四十万的大军,基本上是两倍的差距还多一些呢。
不过朱棣唯一的一点优势,或者说他翻盘的希望便在于他手中这一批精良的骑兵,数量上可能是李景隆手下所有骑兵的两倍还要多吧,整好是和总体兵力形成了相反的局面。
如果说李景隆是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那么朱棣就是靠着骑兵出奇制胜才有胜利的希望了……
先前一战不过是双方真正交锋的序曲罢了,现在李景隆率领的大部队已经赶到了白沟河的西岸,和东岸朱棣所率领的燕军遥遥相对。
双方至此摆明车马,交战烽火一触即发,南军和燕军之间真真正正的第一次阵地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燕军一方,朱棣命麾下悍将张玉统率中路,朱能为左路军,陈亨率领由陆军为先锋部与敌接第一阵。
至于精锐骑兵做交给丘福统领,在陈亨所部后侧结阵待命,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冲杀而出给南军以重大的打击。
而南军这一边,李景隆破天荒的没有独裁指挥作战,反而是命令手下各部相互呼应协同自主,上峰的命令仅为建议,真正指挥作战的还是各部指挥人员,战场上瞬息万变,到时候一切以具体情况为主,无需死板应对。
这中命令说起来跟没有命令是毫无区别的,可这正是李景隆高明的地方。
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他很清楚,所以对于这种三十余万近四十万大军的指挥责任就不插手了,免得错漏频出又给朱棣以可乘之机。
整个平燕大军当中可有不少的能人在呢,各级自主指挥作战对于李景隆而言那是绝对放心的。
先前的平安,瞿能父子是军中后起之秀,还有这朱允炆调配过来支援李景隆的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南安侯俞通源等等,这些则是军中宿将早年蝌蚪跟随过徐达常遇春等天下名帅的身边。
说句实话,这些人论到指挥作战的能力上,可能都要比李景隆强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