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而作为太子的朱标,心中虽然对盛唐有所向往,但却从来没有认为大明比之唐国若在了哪里,其能有盛唐之称谓,自然有前隋朝之底蕴。
隋唐亦如秦汉,承前人之遗泽启后世之辉煌,两朝相加才算得上是最名正言顺的称呼。
但自家的大明朝,作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正统皇朝,没有前人栽树,一切都是靠朱元璋一点点打拼下来重新建立,自然无承前所以没启后。
但大明需要前人的遗泽吗,显然不,铁骨铮铮的明人只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拼出未来的天地,朱标可以自信的说一声,大明的脊梁是天下历朝历代间最硬最结实的。
不过怀古也要适可而止,就算前朝今朝对比,朱标也得要先把自己此次需要做的事情办完才成。
入了西安城,自己的二弟亲王朱樉早早的就出城迎接了,朱标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还是冷着脸宣读了父皇的旨意,让朱樉即可接旨启程去南京。
这让本来脸上笑容就不多的朱樉更加苦着脸了,他知道自己这短时间里的风评名声不太好,自然也知道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也还要从自家王府上找。
但是朱樉可以肯定的是,外面谣传的这些事情十有八九都是虚构猜想的胡说八道,事情的真正面目是什么,那些平头百信们根本不会在乎,他们只记得有关于秦王府的小道消息,有他秦王朱樉的不好传言,这些作为谈资的闲散话语已经足够了。
但正是这些流言蜚语变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民情民怨,让在南京城的朱元璋对朱樉的态度一些子就变得恶劣了,旨意里的语气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但朱樉可不敢有半点的忤逆之态,当然是要毕恭毕敬的接旨然后启程去南京。
因为他自己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不大不小的事情被夸张宣传了出去,闹成了现在的结果,搞的连太子殿下都来了,朱樉如果再不去南京城解释一番,那等待他的可就不只是一封传召旨意了。
而朱标虽然传旨的时候冷着脸,但那是作给外人看的,私下里还是十分关照自己这个弟弟,并且事情的具体真相他也略知一二,但现在正值父皇在气头上,也不太好做些什么,还是要等朱樉到了南京城,朱标这里再等段时间上书求求情,也许就风轻云淡的过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