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也正是因此他才急招太医为朱允炆诊断,心中更是想着可千万不要和他的父亲一样多病体弱才是,免得大明又出现最不好的一幕。
这么看来,朱元璋显然已经是有了打算,对皇孙允炆继承储君大位的事情拿定了注意,基本上是打算更改了。
因为不管是从处事待人,性格品行,言行举止等等,简直就是朱标的翻版,不!甚至朱允炆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者说是对儒学派的推崇比朱标更甚。
这一点倒是让朱元璋有些不喜,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将来有所谋划,给朱允炆留下一条正确的路,那么想必大明定然能走向更高的辉煌。
而既然已经选定了朱允炆,那么其他人便可以歇一歇了,哪怕是他最满意的朱棣都要退后一步,毕竟为了符合国家的利益,为了大明正确的发展方向着想,就现在来说,朱允炆才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这倒也不是说朱棣并不好,就从朱元璋自己看来,老四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能征善战之人,如果做了帝王便是一代霸主无疑。
但是大明帝国的下一步打算是走温和路线,是休养生息使国富民强,而并不是征战不断杀戮不减的四方皆敌状态,要知道纵使国家再强盛,也不可能百战百胜,纵使国家再富裕,也架不住举国征战的消耗,尤其是大明现在还没有开发到顶点的阶段。
所以两相选择之下,武之代表朱棣和文之代表朱允炆之间,朱元璋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文事。
至于朱棣,那也只能感叹一声时运不济了,不过想必他这个做叔叔也不会对侄儿的皇位有什么不满之处,毕竟允炆乃是朱标嫡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皇孙。
这一点更是符合了大明正统继承的祖训所制,既不用考虑兄终弟及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其他的矛盾,如今有了嫡长子的嫡长子继承储君大位,又是他满意之人,当是最合适不过的结果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shetercar.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