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话里已经很明确的表示大明皇族,自他朱元璋一脉往上就是金陵句容县朱家巷通德乡中最普通的一个农民家族。
这是老朱的自信,极度的自信,亦如当初他说出“予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这句话时那无穷的豪迈。
如今天下尽如其手,依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不曾来自于所谓朱氏家族和先祖余荫,更不屑与认那些非本家之人为先祖,驱逐胡虏,复我中华,这等伟大功勋,根本就不需要前辈的衬托,因为他本就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人。
而作为他的儿子,尤其是长子,朱标大小就见识了自己父亲的英武果断,见识了父亲的豪迈壮烈,打心底里是对父亲充满了尊敬和畏惧。
因为很多时候朱元璋刚刚从战场上下来便回到家中,染血的衣甲难免会让人觉得心有惧怕,再加上朱标本就生性偏弱,这是天生的,想要改变那是不太可能了。
小时候的惧怕到朱元璋自称吴王,那时候便从惧怕变成了莫大的敬畏,后来再是北伐定天下,称帝建国为皇帝陛下,这时候哪怕朱标已经是太子殿下,却也从来没有在心底里减少对朱元璋的半分畏惧之意。
别看朱标的地位在逐渐的增长,但那是依托在朱元璋地位的增长之上的,凡事要有一个根本,朱标的根本便是他的父亲朱元璋。
前后有因,所以哪怕是朱标地位一日日的加强,都已经做到了国之储君天下第二人,却也不见丝毫减少,反而是更加强烈的感受到来自自己父亲的压力。
性格本就不相合的父子二人,又加上朱元璋有意的想让朱标做一个仁德主君,并未有什么强加干涉的意念。
但就是因此,让朱标在温和谦恭上做到了极致,但在强硬果决上却显得很弱势,更不赞同朱元璋的一些狠辣手段。
虽然那些有很多是必要的作为,让帝国快速的趋于稳定,震慑人心清理祸端,都需要一个强硬狠辣的皇帝陛下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