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可是这些人里头到底会不会被朱元璋一狠心划到了逆党的名单里头,这还不确定,一切都要看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心里的想法如何。
只不过很多人都开始小心翼翼的做事,每天提着脑袋上朝,捧着脑袋下朝,这自然是因为如今朱元璋的脾气越发变得古怪,动不动就会发火,动辄贬斥他人,说不定就因为一件小事而骂成了一件大事。
这里面自然是由那些官吏真的做错了的缘故,但更多的是朱元璋本身的个人问题,年纪大了,还一直没日没夜的操劳。
六十二岁的朱元璋活成了八十二岁的样子,宫内深围当中也没了能够说个贴心话的人,所以这火气是一天比一天高,纵使太医们多番诊治开了无数良药,却也没有办法缓解压制这种自内心引起的急火。
毕竟外药只能医体,却医不了这一个人内心的病痛,个人的心结可不是那一碗苦口药汤能够解决的。
所以这朝廷百官们遭罪的日子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说不得只有等到下一位皇帝当朝了,他们才能好过一些。
不过这朝堂上面的事和北平这边倒没什么关联,虽然没能带兵出征,但朱棣依旧是过了一个好年,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们快乐的过了这一个年节,当然也带上张枫和徐曦,毕竟人多也热闹一些。
而就在年节过去不久后,一封快马传报送到了北平燕王府当中,朱棣拆开一看,大喜之下猛地站了起来,心头一阵火热,感叹自己虽然没有兀良哈的那一战,但如今仍旧有机会带兵出征上阵杀敌一番。
原因就在于前线传报而来,说在年节三日后,北地长城边关多处遭遇元人侵攻袭扰,侍卫边境一大隐患,特意请求援助的信件。
而此时节制北平的自然是朱棣,这封军报传过来,只要朱棣原封不动的送去南京城,那想必皇帝派他出兵的旨意肯定会飞速传来,军情一日一遍,正是不能耽误的事情。
多地边境遭袭,敌军又数量颇多,调动其他地方卫所增兵显然是来不及的,也就只有从北平这里直接发兵最快,所以自然是需要他这个燕王出马了,如此一来,朱棣多年期盼的领军作战可就不远了,也算是如他所愿,焉能不高兴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m.shetercar.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