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治回了万春殿,今夜对于别的事情李治都放下了,至于临阵磨刀,此时对于李治也是至关重要。
其实刚才母后说的一番话,李治已经从中得到了一些提示。
母后说父皇注重治国抚民,意思就是遇到这种问题,尽量往抚民这方面考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不能错,细节可以不完美,那毕竟只是细节,可是方向都错了,就是大错特错。
母后后面说考文章,万千文章之中抽一篇考教,可能是史记,可能是论语,也可能是诗经。
其实母后特意强调就是这三本典籍,此时回了万春殿,李治倒是品出了母后这一番话之中又一层意思。
论语是儒家圣典,而自汉代之后,华夏皇朝一般都尊儒术。
诗经这个,在唐代,还有什么比诗歌更受唐人欢迎,父皇其实也不例外。
至于史记,李治可是清楚记得魏征死后父皇说的那一席话。
其中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变迁,王朝兴衰,熟读史书,在历史中学各个王朝兴衰之理,以便更好治理国家,不重蹈覆辙,这是父皇极为在意之事。
看来这两日还需在这三本典籍下功夫,这倒是将万千文章的范围缩小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