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北面的海州港主要是作为军港以及与朝鲜日本的交易港口。当然以后在山东站稳之后,董书恒会把军港移到胶州湾。
海门港与海州港一南一北,构成江北地区的对外商贸窗口。
海门港在原有的渔港基础上扩建而成。原来靠近渔港只有一个围绕鱼市聚集而成的小集镇。而现在围绕着港口一座新的港城正在形成,各色各样商行、客栈、酒楼拔地而起。
码头上全是忙碌的码头工人,新城有一个警察局负责港口新城的治安。穿着藏青色制服的警察,背着老式的来复枪在港口巡逻,看着他们整齐的队列就知道不好惹。
现在警察总署在各地设立的警察局已经陆续运转了起来。这些警察都是异地任职,纵向管理,只向上级警察局负责,以前差役欺压百姓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
董书恒一行人径直来到了淮海公司设立在此处的港务局办公楼。在一个大的接待室内,这次过来的各家南洋家族代表已经在此等候。
“四叔,你说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猜一定是一位睿智的老者,不然怎么有那么高的地位。你看福建广东沿海的那些县令都是老头子呢!”
一众新加坡华人代表中,一个二十不到的小伙子向一个中年人问道。这个年轻人名叫吴鑫,是新家坡吴家的子弟。曾经去英国游学过几年,颇有才华,是这批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这时一个年轻人在几名护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大家看到港口接待他们的淮海公司的员工起身鼓掌,也都跟着鼓掌。
各位家族代表都感到非常震惊,从来没有在清廷见到过这么年轻的大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