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真正的外交场合跟战场上一样的硝烟浓重。
可以说外交场就是战场的延伸。或者说他才是主角。
尤其是到了近现代以来,战场成了为外交服务的是配角,外交反而成为了主角。
难怪《孙子兵法》中会将外交都写进去,而且是放在打仗之前。
这样的场面,刘青北一个人是应对不来的。王韬特地从奥地利赶到了巴黎,作为刘青北的副手跟他一起参加了会议。
毕竟王韬在欧洲的时间长,无论是这里的各国外交官,还是各国的基本情况,王韬都更加的熟悉。
很多事情刘青北都要跟王韬一起商量了才能决定。
虽然他是带着董书恒的指示来的。但是董书恒当初可是说的很清楚,诸事不决可问王韬,他才是欧洲通。
而普鲁士的代表正是那位今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先生。
俾斯麦先生也有着一点修好沙俄的意思,因为沙俄的势力就在普鲁士的东边,以后普鲁士要向西边用兵,能够跟沙俄修好是一件对普鲁士有益的事情。
况且普鲁士也不想好人都给法国人的做了。要是法国和沙俄结盟,那么被的夹在中间的普鲁士就只能够夹着尾巴做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