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章 商业帝国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本书是你写的吗?”魏玉珍问道。

        “算是吧,你拿给编辑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近期安排出版。”董书恒说道:“我这会儿要出去一趟,你要一起吗?”

        “我可以吗,会不会影响你的正事?”魏玉珍羞涩地问道。由于兵荒马乱,她最近都没怎么出去。

        “没问题的,只是淮海集团的一个例会,没有外人的。”董书恒说道。

        两人一起来到了兰竹楼顶层,这里已经给董书恒包了下来。淮海公司的高层在老刘的带领下一齐起身迎接董书恒,当看到董书恒的身边还有一个妙龄少女,众人也是一滞。

        这让董书恒颇为不快,“爷就带个小秘出来,你们就这么大反应?改天给你们一人配一个女秘书。”

        “我身边这位是知府大人的千金,也是我们新成立的淮海书局的负责人之一。”吐槽归吐槽,董书恒还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以免尴尬。

        自打到高邮之后,董书恒的就很少过问淮海集团的事情。但是淮海集团却无时无刻不在按照董书恒的规划快速发展。归功于特战队,董书恒后续又向集团注入了100万两白银。在海量资金的支撑下淮海集团的发展是井喷式的。由于在上海投入了大量的采购资金,现在连各国公使都注意到了这家位于苏北的公司。洋人们很开心,中国的地主老财终于知道拿钱出来买东西了。

        经过老刘的介绍,董书恒大致了解了一下公司的发展近况。首先,公司的人力部近几个月在上海聘用了大量熟悉洋务的人才。有一个叫约翰·拉德福德的美国枪械制造师改进了军工厂的枪械制造工艺。让军工厂的来复枪产量达到了每个月1200支,当然由于枪管还需要进口,所以单价并不比进口枪支便宜多少。

        现在制约军工厂发展的主要还是熟练工人的缺乏,人力部现在为了招募铁匠都跑到了淮北。

        在董书恒所画图纸的帮助下,约翰·拉德福德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把连发散弹枪,这把枪17.3毫米口径,采用铜壳定装子弹,管状弹夹手动供弹,每颗子弹内有18颗钢珠。如果你见过运钞车上的押运员,你就会发现这把枪完全就是国产97-1式防爆枪的翻版。这种枪近距离威力巨大,击发后钢珠成扇面飞射出去,有效射程50米。最厉害的是它可以在10秒内射出五发子弹,可谓是近战神器。在约翰的建议下兵工厂通过洋行为这把枪在西方诸国注册了专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