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永平卫指挥使在皇太女的支持下,斩萧常黄明,强势夺回军权,随即大军三路,分攻沧田,皇太女又以自己为饵,诱得辽东定安王亲自率军埋伏,最终阵斩辽东大将三人,灭辽东军三万,辽东王阵上未见,据传重伤逃逸中,狄一苇下令封锁全境,拨血骑千里追杀。
在永平传递给朝廷的军报中,对于杀戮都一笔带过,所有辽东士兵都是交战伤亡,但是据开平卫指挥使的密报,辽东军最后投降,但被狄一苇下令全数诛杀。
朝野震惊。
弹劾奏章雪片般飞上内阁,弹劾狄一苇拥兵自重,行为暴虐,抗旨欺君,罪在不赦。
这其中包括一些中立派大臣,他们并无派系,却单纯觉得狄一苇这样的指挥使,心性过于桀骜,若任其壮大,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便是萧常等人冤枉了她,但进京问勘旨意已下,狄一苇滞留不归就是目无君父,之后强势夺权更是昭显不臣之心,此等狼子野心之辈,便是抗辽东大胜,也不足以赎其罪过。
更有人矛头直指皇太女,客气一点的,说皇太女年幼无知,为人蒙蔽,为虎作伥,残杀重臣;不客气的,直接弹劾太女不安心历练,窥视军权,蛊惑大将,伙同边疆重臣作祟。
太后临朝,摔碎了无数杯瓶,萧次辅在朝中老泪纵横,长跪宫前不起。
但朝中武将和以太傅为首的文臣及京中士子,对这些言论反弹严重。
武将们捋袖子大骂太监误国,监军制度是对边疆将士的最大残害!朝中诸公昏聩,让一个屁事不懂的阉人对军机指手画脚,萧常身受朝廷大恩和器重,并兼戴罪之身,不说将功赎罪,竟然还和这阉人勾结在一起,残害忠良,自毁长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