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许多老匠人用一辈子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无人问津,得不到传承和发扬。
为了聘请一个合格的水利设计总师,朱秀专门召开会议,查阅过往人事资料,挨个询问属官,还跑去问史匡威,都没有找到合格人选。
史匡威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朱秀小题大做,挖水渠而已,哪里需要什么设计、技艺,拉上几千人,掘开河道,哪里需要灌水就往哪里挖就是了。
朱秀当然不会听他的,送了几个大白眼过去,从此后再也不找老史谈论相关话题。
好在最后,安定县商户吴大签听到消息,托温仲平向朱秀举荐了一位名叫施立埠的老头。
老头是蓝田县人,年过半百,自称三十年前做过都水监主事,后来躲避战乱拖儿带女到泾州定居,一直靠给薛家当佃户为生。
施立埠还帮薛家修过盐厂,折墌城的扩建工作也是他主持的,事后薛家给他些赏钱。
剿灭薛家后,施立埠佃的田划归到自家名下,他家也从佃户变成了自耕农。
起初吴大签带朱秀找到施立埠时,对这个瘦小黝黑,头发花白的老头,朱秀报以深深怀疑的态度。
可是当他拿《河防通议》里的几个问题试探时,老头稍微一琢磨,就能答得八九不离十。
朱秀一拍大腿激动了,这貌不惊人的小老头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工程经验。
当即决定,请施立埠同他一起视察阳晋川下游林地,共同探讨挖掘水渠,伐林整地的等等一系列的工程设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