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如今兵临城下之敌,本就是明寇,明寇已入我江东境内,我撤兵歼灭敌,本就是为讨伐叛逆之国而出力,若是能把这一股兵力歼灭在长江之上,明国水军必然受到重挫,此乃大功一件!”
张昭有条有理的分析起来了。
其实在明军水军越过柴桑开始,他就有这样的心思了。
明国地处于险要之中,进攻明国,那是何等的凶险。太史慈这部分主力,甚至有可能成为战场的炮灰,说不定就会被全军覆没。
如今四个诸侯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要说同心协力那就未必,出几分力还得看自己的心思,而且并非个人意志可定,乃是集体的利益,吴国有吴国的立场。
这时候,如果能保存主力,躲在后面,坐山观虎斗,那自然就是最好了。
之前是没理由。
毕竟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明国,吴国若不想成为明国那一边上盟友,天下诸侯的敌人,他们就必须要出这一份力。
可如今却不一样,吴国都城被敌军围攻,何等之大事情,如此之理由,撤兵归国,讨伐叛逆,那对天下人都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而牧景当初会行如此冒险之策,就是考虑到了吴国有这方面的心态,他兵临城下,并非想要把吴国灭亡,而是逼迫吴国撤兵。
这样以来,战场上,就会失去一路主力,毕竟吴军也是凶猛的,战斗力在各大诸侯之中,并不落后,多一份主力,多一份危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