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怕他下不了台,最后只能被迫率军而起,打一场他自己都不想打的战役。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读书人,读书人,读圣贤书,做人未必圣贤,可最终,他们为了让自己圣贤一点,是不惜一切的,这就是读书人的名节。
文聘都为了保存自己的名声,又能顺从荆州大势,不惜亲自掀起一场毫无把握的宜城之战。
蔡瑁为了保存自己的名声,能做到什么地步,还真不好说啊。
“那今日,蔡都督邀吾前来谈什么呢?”牧景轻声的问。
“某虽不愿,却不能不如此!”
蔡瑁淡然的道:“大势所趋,荆州再起战乱,祸患的是我们的百姓,我麾下的荆州数万儿郎,即使命如草芥,也不能因吾之一己之私,而不管不顾,一人之名,当何也!”
意思就是,他一个人的名声,比不上麾下数万将士的生死,也比不上荆州这么多百姓的生活。
好一顶大帽子。
偏偏牧景还只能让他戴在头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