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当年他立足汉中,修建驰道,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合作方式,让商户承包驰道修建,然后通过后世收费而回本。
这种方式,就是商户先把成本拿出来了,然后把盈利给商户,以作为交换,工程修建好了,就是属于地方官衙的。
一开始有人还有些怀疑,但是大明朝廷做事一直都中规中矩,规矩建立起来了,商人也开始放心了,他们有钱,不怕花钱,就怕最后朝廷反悔而已,如今朝廷有了公信力,他们倒是愿意出手承包。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这几年时间,关于水泥的制造规模,在科技院的工匠努力之下,克服了不少的技术问题,以流水线的方式,建立起来了不少大规模制造的工坊,让供货开始变得的流畅起来了。
大明的基建工程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之中。
而新岁过后,朝堂之上,也是一番新的景象,太武二年的大明朝,将会直接推掉举荐入仕的制度,建立的科举制度。
至于科举制度的成效如何,就要看着太武二年的科举了。
科举迫在眉睫,不管是渝都,还是各州县的读书人,都开始不断的躁动起来了,都想要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
十年寒窗苦读,当一朝为天下人知。
这才是读书人的追求。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